发布时间:2021-12-03 11:31:31 浏览量: 作者:admin
(1)杀菌消毒
当前,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饮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。各国,特别是欧洲和美国,都制定了非常严格的饮用水质量标准。目前,饮用水处理主要关注两个问题,一是有效杀菌,二是去除微污染物。然而,在传统的饮用水处理工艺中,大多采用氯或次氯酸盐作为消毒剂。氯消毒剂能有效杀灭水中细菌,但近年来逐渐发现氯消毒副产物(DBP)等三卤甲烷等有毒物质,部分具有致癌、致畸和致突变作用。作为替代,自来水厂逐渐采用臭氧作为一级消毒剂来破坏DBP的前体,然后再用Cl2或HCLO、氯胺、ClO2等作为二级消毒剂。人们对臭氧消毒的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。研究表明,臭氧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效果。
(2)清除微污染物
除消毒外,臭氧还能氧化去除水中一般难以生物降解的微污染物,有些是腐殖质、农药、氯化有机物等“三因”物质的前体。臭氧通常与其他处理单元结合使用来去除这些污染物。如:臭氧+生化+膜处理+吸附、臭氧+生化+臭氧、臭氧+絮凝+无机膜处理(超级过滤、过滤)。
(3)清除有机污染物
近年来,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,我国水源地污染日益严重。据统计,我国1%以上的河流受到污染,90%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严重污染,重点城镇近50%的水源地不符合饮用水标准。以现有检测技术,在水中检出有机物2221种,饮用水中检出有机物756种,其中致癌物20种,疑似致癌物23种,致癌物18种,致突变物56种。国内外实验研究和实际生产结果表明,受污染的源水经常规工艺处理只能去除水中20%~30%的有机物,且由于溶解有机物的存在,不利于破坏胶体的稳定性,常规工艺对水源水的除浊效果也明显降低(仅为50%~60%)。通过增加混凝剂投加量来提高处理效果,不仅增加了水处理成本,还增加了水中金属离子的浓度,不利于居民健康。面对水源水质的变化,常规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已经显得力不从心,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水源和水质标准。臭氧技术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效的饮用水水质处理技术。